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政务要闻

临桂:耕地恢复添活力 产业发展促增收

2024-12-23 17:48     来源:桂林市临桂区自然资源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放眼望去,宛田小河蔬菜基地100多亩的连片恢复耕地现已建成整齐排列的蔬菜基地,一派生机盎然。过去,临桂区宛田小河村是大面积的撂荒地,通过自然资源局、乡镇干部的深入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入户走访、广泛动员、科学恢复,如今撂荒地重归良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而临桂宛田瑶族乡小河村的蔬菜基地只是临桂耕地恢复发展产业促农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为严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临桂区结合全区耕地恢复的实际情况,围绕市场经济状况、农民意愿以及农作物生长周期等因素,逐地块开展论证分析,积极开展耕地恢复工作,耐心解决群众问题,大力推动集中连片撂荒地恢复为耕地工作。

摸清家底实数,合理有序促恢复。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排摸耕地恢复地块情况,统筹开展规划与资源适宜性评价,综合分析资源现状调查、粮食生产功能区、林业管控范围等条件要求。根据摸排结果,制定恢复工作计划,采取“领导包片”模式,压实主体责任,深入田间地头跟踪,扎实推进耕地恢复工作。今年以来,临桂恢复耕地整改面积13489亩。

科学技术指导,强化服务有保障。针对恢复后的土地,邀请农业专家多次实地走访,指导耕地功能恢复地块作物种植,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土地特点,因地制宜给出种植建议,明确不同土地的作物种植类型、种植时间以及肥料使用方法。同时,组织开展“图斑会审”,针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解决,确保严格按照耕地保护政策要求科学合理落实耕种。

引导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助增收。“对恢复的耕地,政府引导进行土地流转,充分利用资源,凭借优良的品质,我们基地与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目前批发价是每斤2元。”临桂宛田小河蔬菜基地合作社负责人谢玉凤介绍。目前,小河蔬菜基地面积达100多亩,种植黄瓜、辣椒、豇豆、茄子、苦瓜等多种农作物,今年黄瓜产量15万公斤。该基地成立的就业扶贫车间,惠及脱贫户12户、监测户2户。中庸镇穴田村委泗林村盛林合作社利用恢复耕地种植水稻110亩,亩产量达1100斤,支付农户年租金400元/亩;四塘镇因水利条件好,整改恢复好的耕地共446亩,种植牧草、水稻、西瓜、油菜,持续发挥效益。产业发展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

下一步,临桂将结合11个乡镇土地特点及气候条件,充分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农业规模化种植,探索“产销”结合新模式,严格按照耕地保护政策要求,科学合理保护耕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